京城之中,山南府的赋税已经运到,赋税数字送到了安元帝萧弘面前。
户部侍郎吴钦尧得到圣上的召唤特来禀报。
“去年山南府商税较之前年提高了一倍有余,今年的商税较之前年提高了三倍有余。”
萧弘仔细看完,点点了头。
“不错,朕心甚慰,这徐文俊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吴钦尧脸露笑容:“恭喜圣上,不过他徐文俊也要感谢圣上的支持,是圣上力排众议在山南府开展商税改革,山南府才能商业兴盛。”
“更何况圣上一年就将他从一个县令直接升成一府长史,这花费了多少口舌才为他争取到,倘若他在这个位置做出的成绩不能让人信服,怎对得起圣上。”
萧弘心情不错:“话虽如此,也是他有能力才能将商税提高如此之多,他在商业上的判断确实有独到之处,换个人恐怕不行。”
“当初朕本意让他入户部,是他提议在山南府试点改革商税,朕给他两年的时间来考验他,他果然还是办到了,吴爱卿,你说朕现在将他调入京城安排个什么职位为好?”
吴钦尧一听面露难色。
“如今,徐文俊担任山南府长史一职也不过区区一年时间,便要将他升入京城,若是平调还好,倘若升职的话三省这边......”
先不说年龄,就算是在县令一职上,不等到任期满陡然升职到正六品上的一府长史,华朝也是绝无仅有了,当初圣上也是耗费了大量精力和三省周旋才促成此事,这也与山南府长史一职毕竟是外官有关,才勉强为之。
如今,仅仅一年时间,又要再度将徐文俊从长史位置上调入京城,这造成的影响可不小。
京城的位置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来任何空职都抢的头破血流。
萧弘不动神色:“三省这边你不用理会,你就看看有何位置合适吧?”
圣上如此问,吴钦尧怎能不清楚。
三个月前,前户部度支司郎中黄建言因纵子行凶被圣上罢免,这事便闹的沸沸扬扬,按说这事严惩警告一番便可,最严重不过降职,毕竟不是本人犯事,还没严重到罢免户部郎中的地步,可偏偏圣上做此决定,当时就有很多人搞不懂,有人劝说也被圣上一一驳回。
而更奇怪的是这三个月,不少人争夺此空缺,有很多人也确实适合此位置,等三省上报人选到圣上这里,却又没了下文。
今日,吴钦尧总算知道了其中缘由,这是提前便给徐文俊留出了位置啊!
吴钦尧此时心中对徐文俊暗羡不已,简在帝心啊!
“户部度支司郎中位置空闲有些时间了,徐文俊以长史之位升职此职刚好合适。”
萧弘满意的点点头:“朕也觉得度支司郎中这位置合适,待明日早朝之时,这事便由你来提议吧。”
吴钦尧只得回答:“臣遵旨!”心里却是苦不堪言。
户部有一尚书,二侍郎,侍郎以左侍郎为首,吴钦尧正是户部左侍郎。
户部再分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四司,四司以户部司为首,各设一郎中。
度支司是负责全国年度财政预算,统筹全国赋税分配,核算军费开支的部门,极为重要。而且商税便是由度支司负责,徐文俊被圣上有意安排这位置可算是非常合适。
户部郎中这职位虽只是从五品上,中层官员,却是国家财政运转的真正操盘手,这位置少有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