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这个当老师和当岳父的争光,现在,临淄城中,已无人不知刘泽大名,他知名度也高了起来。
一时间成了众人皆知的名师。
“《送临淄刘泽序》?”
刚看到题目,刘泽就懵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临淄刘泽君则,在稷下已半年,流辈甚称其贤……”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囤,岂知予者哉?”
原来的送马生序,变成了送刘泽序?但作者没有变,还是宋濂。
刘泽有时候,抬首望青天,也会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明明是秦朝,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却多出了一些本不应该存在这个时代的人物,着实让人费解啊!”
他接过这篇文章。
知道这是老师宋濂,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动用了他的知名度。
他的一生有太多的学生。
其中不少人都在各地当上了官职,此文一出,刘泽之名将传入他们耳中,日后也可方便照顾一二。
“老师的文章,越发精炼了。”
刘泽依旧送上马屁,哄的对方乐呵呵的,一直不停的夸赞对方。
“好好好,此去咸阳,一定在路上多加小心,我听说世道有些不太平,你遇见事啊,不要太过冲动。”
“圣人的道理可以听,可以读,但如果你去照着做,就难免要碰壁。做人是如此,做官也是如此。”
宋濂讲出他一生感悟得来的经验,诉说儒家理论的切实之处与不切实之处,鞭辟入里,深入浅出。
“尤其是,千万不要愚忠皇帝,不要死脑筋,你要学会自己多想。”
“在自保的前提下,去做事。”
“如果发现大秦王朝待不住了,可立即舍去,有文化的人,到哪个地方,到哪个时代都可以做上宾。”
“什么人能值得另一个人忠心对待?狗对人忠诚,人陷入饥荒,杀之前,人也不会眨眼。刘泽,你记住了,人要学习做人,不能做狗。”
“……”
“这些话我们关起门来说,是老师对你的谆谆教诲,也是我这个做岳父的,给你一些我的人生建议。”
这些话,句句都如金子。
刘泽点头,知道宋廉对他的良苦用心,这些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虽说有些辱没圣贤之疑。
但其道理,却比书上的圣贤道理更实用,就是听起来难听了些。
他抓住刘泽衣袖。
每一句话都斟酌再三,筛选哪些能对他有用的,去掉那些可说可不说的。
“对了,荀夫子叮嘱我,要把一个人介绍给你,董仲舒,去了咸阳,如果遇见他,是儒家自己人。”
“你叫他一声师兄即可。”
“再就是,李斯看似身居高位,权势滔天,但实际已经大落旁权。”
“如果遇见麻烦,你可以找他,但要不要太过麻烦他,身为丞相,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宋濂和刘泽说完话,又去见了宋泽音一面,送他许多银钱,这才不舍得离开这。
此后。
刘泽那些相识的朋友,也一一前来送行,拉着他又喝了一天的酒。
而令他最开心的是。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婚礼提上日程,时间定在元宵节,缔结良缘。
这件事还和他有关系。
本来以梁山伯的资历,即便纳官,也没有资格去娶祝家的女儿。
但当对方听说他和刘泽的关系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同意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终究,还是到了离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