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经历和对话已经过去好些年头了,如今我已不太能清晰记起每一个细节,可大致情节应该和我所写的相差无几。
只记得第二天,我满心期待地早早起了床,一直眼巴巴地等着对方的通知。
从清晨等到了午后,却始终没有等到消息。
眼看着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也开始慢慢消散,
我百感交集地翻看着他们主页的视频,却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更新了新内容。
我不由得长叹一口气,心里明白,终究还是因为之前的争论得罪了人,原本合作的计划怕是彻底泡汤了。
心情郁闷的我来到江边,想着吹吹风,驱散心中的不快,也顺便把身上那些不好的霉运散掉。
看着被烈日烤得干涸的江水,我在江滩上裸露的石头间漫无目的地走着。
远远地,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坛子,以我的眼力,发现它并不费劲。
不过似乎是早就有人发现了这个坛子,可他们都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站着,对着坛子指指点点。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蹲下身子,把坛子拿起来仔细端详。
这才发现,原来是个“生机罐”。
这肯定不是什么骨灰坛子,这里面通常会放些五谷,再加上人的指甲和头发,然后抛入江中。
有些地方也把它叫做吉祥瓶或者如意瓶,据说这样做可以给相关的人带来好运,或者帮人丢掉霉运。
但是这方面的民俗文化颇多,也没有一个统一。
但大概是会和我述说的情况大差不差的。
随即,我脑海中突然闪过那个旅游博主曾提到的“蹭流量”的法子。
心里不禁一动,目光扫向手机,正好瞧见热榜上赫然显示着“嘉陵江干枯”的词条。
这不正是个绝佳的机会吗?
我能不能借着这个热度蹭到流量呢?
想到此处,我瞬间来了兴致,赶忙对着那个神秘的坛子连拍了好几张照片。
而后迅速打开平台软件,手指快速敲击着屏幕。
精心的编辑,写道:“乱七八糟的博主今日分享:因为嘉陵江水干涸而冒出来的这个罐罐是个啥??懂行的朋友们,评论区讨论讲解一下呗。(出于尊重,我细心地把坛子上一些可能涉及隐私或特殊意义的名字打上了马赛克)。
接着,我又仔细挑选了几个与“嘉陵江干枯”相关的热门话题添加进去,希望能借此蹭到更多热度。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点击了发布按钮,满心期待地幻想着这条动态能引发广泛关注为我带来基础流量。
随后,我在江边百无聊赖地晃悠了许久,直到太阳慢慢西沉,天色渐暗,我才意识到该回家了。
想着这一趟下来,身上那些不好的气也该散的差不多了,便转身往家走去。
回到家,我疲惫地躺在床上,顺手打开手机。
然而,当看到屏幕上的内容时,我的脸上瞬间露出了震惊的神情——我的那条动态竟然火了!
点赞、评论和转发量都在飞速增长,消息提示音不停地响着。
这一瞬间,没人可以懂我的感受。
我立刻翻身下床对着窗外跪下重重的的磕了三个头,大声说道:谢祖师爷庇佑!
所以,当命运打算给予我们一份大礼时,它往往会先将我们推进低谷。
在低谷中,挫折如影随形,磨难接踵而至。
这些困境看似残酷,实则可能就是命运精心安排的试炼场。
在其中摸爬滚打,我们不断领悟生活的真谛,反思自身的不足,进而做出改变与成长。
当我们凭借顽强的意志扛过这段艰难时光,心智也会得到充分磨练,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此时,那份天道预留的大礼便会悄然降临。
因为我们已具备接纳它的能力,这份收获将牢牢的属于我们。
是他人无法觊觎,也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 。
视频火了以后各大新闻账号争相盗用我的视频,却不标注原创。
此刻我深知我的机会来了!
我在通宵着,在各个盗用我视频的评论区回复着,这个视频是我的原创可以关注我看后续,之类的评论,想以这种方式来获取粉丝。
之后我又宛如饿急眼的野狗,开始像发了疯一样的开始更新视频。
每天不吃不喝的拍摄着,剪辑着,
也还好是之前旅游博主的经历和曾经探险的经历下,有拍过一些视频,给了我不少可以用于缓冲的素材。
不至于在这个机会之下没东西发,使流量断层。
在持续更新内容的这些日子里,我忽然领悟到一个关键问题:探险视频并非一定要做成中视频或者长视频。
当下网络环境里,中视频和长视频随处可见。
可这毕竟是自媒体短视频的时代。
在碎片化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人还是很难有耐心在中长视频上花费过多时间。
除非博主本身就坐拥庞大的粉丝群体,而这往往是早期入局自媒体的人才能实现的。
像我们这些赶末班车的,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崭露头角,
就必须聚焦短视频领域,满足大众快速吃瓜、猎奇的心理,这样才能稳住流量。
而且,我进一步意识到,玄圈有些内容言多必失,话说得太多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毕竟江湖里门派众多,各有各的看法和说法,所谓众口难调,不如少说两句,让大家自己去评论区争执。
对我不利的拉黑删除就行。
在我再次重复仔细研究那些探险类中长视频后又发现,真正可圈可点的亮点其实就那么寥寥几个。
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拖沓,纯粹是在消耗观众的耐心。
所以,我只需要把最精彩的亮点剪辑出来,让观众迅速了解犄角旮旯里的新奇事物和有趣故事就够了。
大家都不傻,相较于冗长的长视频,短视频更能契合他们的需求。
主意拿定后,我果断停止了长视频的更新。
此后的日子里,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短视频创作中。
但没想到,之前那条关于“嘉陵江发现神秘坛子”的视频持续发酵,热度不降反升。
越来越多的人被视频里的神秘元素吸引,进入我的主页给我其他视频点赞。
就这样,我的粉丝数量开始稳步增长。
这段时间的积累,让我的粉丝数突破了一个关键节点,竟一下子达到了惊人的3000多个!
这些新增的粉丝,不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对我创作方向转变的认可。
也让我对未来的短视频探险内容创作充满了信心 。
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粉丝数据,我开始思考着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既然决定采用之前的运营思路,开直播便成了关键一环。
只有通过直播,才能与粉丝进行最直观的互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和当下那些陷入奇怪套路的博主截然不同。
在那些日以继夜不吃不喝的深入钻研这个赛道的日子里。
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做探险视频的人大多数根本不懂玄学。
常常会被一众玄学大师,甚至一些道长追着指责,又或者是被一些懂道道的网友指责。
而那些精通玄学的道长和大师们呢,又不愿亲自外出探险,他们宁愿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也绝不会跨出自己的行业和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