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治疗集锦》,专门收录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式,包括病症的起因,病症的症状,治疗方法等等,这样的书虽然看似偏门,但好歹能给后人提供一点参考,等后人遇到类似病症的时候,也好有个治疗的思路可以借鉴。
这些都是针对发热和呕吐、腹泻、中毒等症状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最后一项就剩下外伤了。
尤其是在针对发热,呕吐,拉肚子,中毒,外伤,这一类常见的伤病,都是汉部落需要研究探索的方向。
一年把成年标准提升一岁,今年十三岁成年,明年十四成年,后年十五,最后把成年标准定在十六岁,用三四年的时间来慢慢过渡,让人们逐渐适应,又不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
至于专用的退烧药材,可以慢慢寻找摸索,这个就算急也没办法。
这个没有办法,只能慢慢摸索,研究,不过汉部落在这方面的条件比较充足,那些食人族的战俘,奴隶,都可以当作实验品拿来给学生练手,汉部落有的是大体老师(医学专用人体标本,多为捐献,少量无人认领的尸体,被学生称为无言的老师,尸体完整的就叫大体老师)。
最后便是肠胃内的寄生虫了,这个可以用雄黄酒来治疗。
十六岁成年结婚,在现代也是个很普遍的年龄标准,比如二毛,南棒,这些国家的法定婚配年龄就是十六岁。
但是基础的东西他还是知道一些的,比如医用缝合线,其实并不是用肠子做的,而是蚕丝,蚕丝是蚕虫体内的丝腺分泌出来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以被人体吸收,用在体内缝合结扎可以免除拆线。
发热就是发烧,从科学角度上说,发烧其实是人体免疫功能自我杀毒的一种手段,38度以下的低烧无所谓,要是在现代,这种程度的发热医生连药都不会给,反而告诉你烧一烧更好。
中医有外科,而且出现的很早,远比刮骨疗毒的华佗早多了,他只不过因为发明了麻沸散而名扬一时而已,只可惜罗冲不是中医出身,对这方面的东西还是不够了解。
就目前来说,酒精是最合适的消毒用品,保质期也足够长,除了对伤口的刺激性比较大以外,其他没什么缺点。
外伤根据伤势的程度不同,也分轻伤和重量两类,再继续细分的话,还可以把骨科专门分列出来,这是一个系统的医疗科目。
至于端午节的时间,也可以照搬过来,定在五月初五,好记,而且这个时候正好处在盛夏,是一年当中毒虫最活跃的季节,在这个好好的进行一次杀虫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医学院这个东西最重要的不是医疗技术,而在于传承,这一点其实比医疗本身更为重要。
中医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瑰宝,留存下来的东西其实不多,很多好东西都在传承中消失了,为什么,因为古代传男不传女,传亲不传外的陋习,不止是中医,很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瑰宝就因为这种封建的思想给传丢了,宁愿带进棺材里也不传给别人。
除了宣传之外,还可以用催吐等治疗方式,洗胃有点困难,但是可以慢慢研究,再有就是积极寻找可以治疗呕吐腹泻的药物,这个也需要时间。
其余还有喝热水,盖被子催汗,或者用物理方式进行快速降温,比如用酒精涂抹身体,白酒汉部落已经酿造了出来,想要做出高浓度的酒精无非就是再多蒸馏两遍而已,更何况医用酒精也仅有75度,并不是越纯越好。
针对外伤,主要有消毒,止血,伤口包扎处理,消炎,后期养护等方面需要注意。
这样的书罗冲是不会写的,要不然他还用爵位换别人的药材干嘛,之前那些民间提供,官方证实的药材,现在都可以收录进去了,至于其他的疗效禁忌,用法用量等东西,可以慢慢琢磨。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通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孩子的母亲也很难活下来,难产,大出血,都是导致一尸两命的罪恶元凶。
除了意外死亡方面,其余全部属于可避免或者可挽救的医疗范畴,这就很值得下功夫了。
汉部落不论男女人均长发,这就不会缺少急救时的缝合材料了。
罗冲自己也不能接受,这会延缓汉部落的人口增长,但是有问题不能不改,所以他决定通过逐年提升成年标准的方法来解决。
止血和伤口包扎方面,也可以增加一些缝合术、结扎术之类的治疗方法,这在中国古代就是已经很普遍的医学技术,单论外科器械的种类和用途,中医外科自认第二,世界上就没有人敢认第一。
罗冲打算直接照抄,把端午节弄过来变成汉部落的法定节日,包粽子,喝雄黄酒,熏艾草,用艾草煮水沐浴,清扫房子,驱逐毒虫,这些习俗都可以推广一下,赛龙舟什么的就免了,这个世界没什么屈原可以纪念,再说汉部落也不是所有的郡县都靠着水,并不具备赛龙舟的条件,而且销也太大,还浪费时间,其他的诸如祭拜一下祖先,扫扫墓什么的倒是可以有。
《养生保健秘典》,收录一些健身的体操,类似古代五禽戏什么的,还有养生的食疗菜谱,重伤或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手段。
把所有的医疗知识编写成书,人体结构绘制成图谱,批量印刷,拿来当作医学生的教材,保证没有遗漏的全部传承,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比单纯的医疗技术重要多了。
罗冲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让汉部落的医学教育少走一点弯路,就已经是他最大的贡献了。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当然,人为发酵的不算,其它哪怕是一天之内的剩饭也要先重新热过再吃,因为吃凉的剩饭有的人肠胃不好也会拉肚子,这些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再来一本《人体内外结构图谱》,从皮肤到肌肉,从器官到骨骼,全都解剖绘制一遍,既然要给人治病,那当然得先了解人体才行。
这七本书都不是一个人,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弄出来的东西,这七本书的著作过程,其实就是罗冲给医学院定下的发展方向,只要能够成功的把这七本书写出来,汉部落的医疗水平也就真正算是稳固下来了。
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基础医疗理论知识,当然,这些都是基础,总之先用这种方法培养一批医生再说,至于发展,罗冲十分欢迎有大能自己写本新书出来,比如妇科千金方啊,黄帝内经啊这一类的医学圣书出来。
毕竟医学这个东西,它不光要探索和研究,还需要积累和传承,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罗冲已经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虽然他会的东西很多,但终究不是万能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