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1978(2 / 2)

这一点得益于宋家的传统教育,所有宋家的孩子,不论嫡系还是旁支,统一三岁开始上族学。在站还站不稳的年纪,就开始学习写大字,因此人人都写得一手好字。

宋知时想,哪怕他的作文不能令人拍案叫绝,仅凭这一手好字,也能加上不少印象分吧。

下午的数学是宋知时的强项,而且数学题型都差不多,只要多刷题,靠着题海战术,总不会差很多。事实证明,除了最后两个大题,宋知时基本都做出来了。

考完数学以后,学生们纷纷离开了考场。在路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对答案或者讨论题目的声音,宋知时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只知道自己的腿都快冻麻了,赶紧回去取暖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知时就爬起来了。

落了一夜的雪终于停了,顾淮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个皮制雷锋帽,给宋知时扣在脑袋上,又给他加了一件军大衣,直把人裹得跟熊似的,才让出门。

宋知时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来到学校门口。这里已经有一大批学子在等候了,大家三三两两躲在墙角,避着风背书。

“加油,今天考完就解放了。”人群中有人说了一句,让所有为天气和考试担忧的学子们多了一丝动力。

今天上午考政治。政治并不难,牛大壮就是政治专业,托他的福,宋知时看了不少专业书。况且,哪怕他什么都不会,只要不离题,把卷子写满,总能拿到得分点。

下午的历史地理就有些难了,宋知时懂历史,却不会地理。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这十年运动期间,历史、地理这类副科全都被停了,什么都没学,能写出来才怪呢。

等从考场出来的时候,不少学生都萎靡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管怎么说,1977年的高考终于结束了。

有的人满怀期待,盼着通知书快点下来,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有的人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准备今年不成,明年再战。

今年注定是一个难挨的新年,却也是一个难忘的新年,因为宋知音一家五口终于决定北上了。

得知妹妹一家要上京的消息,年前宋知意就忙活起来,带着刘姐准备年礼。

顾淮因为有寒假,反倒是比宋知时悠闲不少,跟着宋知意忙前忙后,打打下手。该修的房子修了,该搭的鸡棚也搭好了。

宋清荣重新拾起了书法爱好,给家里每扇门都写了对联。

元旦晚会一过,正式迎来了1978年。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平淡的新年。

但对于极少数靠它发家致富,创造新的人生传奇的企业家来说,这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

1978年2月4日,立春

赶在春节之前,宋知音一家五口终于到达了首都。

一家人在时隔十年之后,终于又坐在了一起,得以吃上一顿团圆饭。

小小的四合院,原本只住了几口人,也因为宋知音一家的到来变得更热闹了。

小世安从一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院子里,从未接触过同龄人,突然之间多了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别提有多激动了,迈着小短腿,满屋子跑前跑后。

宋清荣望着眼前这一家子,情到浓时感慨道:“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眷属幸团圆呐!”

宋知音向来是个活泼的性子,今天也忍不住落了泪:“咱们家这么些年,总算是熬过来了。”

“好好的新年哭什么?”宋知意安抚了一下妹妹,然后率先举杯,朝众人道:“今天咱们不提那不开心的事情,好好吃好好喝!”

“对对对,吃好喝好!”

“来来来,干杯——”

“新年快乐——”

晚饭过后,把孩子们都哄睡着了,年轻一辈才终于有机会在书房又聚了起来。

高考才过去两个多月,如今正是等成绩的时候,宋知时自然而然就问了起来:“二姐,姐夫,你们两个志愿怎么填的?”

面对这个面面俱到的妻弟,凌家先有些惭愧:“我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填首都的学校。”

宋知音道:“我跟你姐夫都毕业太多年了,对书本的熟练度早就忘得差不多了。这一来,真要是填了首都的学校,风险太大了。二来嘛,你姐夫还是放心不下大哥大嫂他们。”

宋知意说:“填哪里又有什么要紧,等毕业以后,总有机会再见的。”

宋知时点了点,表示尊重他们的决定。

宋知音总算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笑着调侃道:“说来,家华这小子倒是填了首都的学校,他要是真考来了,还得劳烦你跟顾淮好好关照他了。毕竟当初,还是你给他劝得学。”

凌家华要来?

宋知时一惊,忍不住朝顾淮望去,却见他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唉,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最新小说: 我抢了老哥的相亲对象(竞技)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不畏GL[电竞] 重生八零当寡妇,虐渣致富两不误 蒸汽时代血族日常 穿成漫画读者白月光[西幻] 男主的食用指南 王爷,暗卫知错了,主动求罚 玄门天师硬饭软吃 父债子偿